文艺复兴时期伊丽莎白一世的情感?

编辑:佚名发布时间:2025/7/16
文艺复兴时期伊丽莎白一世的情感?

“童贞女王”伊丽莎白一世,英格兰最伟大的君主之一。她的一生命途多舛,爱情和婚姻都极富传奇色彩。

01

女王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

她是亨利八世和其第二任妻子安妮·博林的女儿。 但在她两岁多的时候,她的父亲就把她的母亲斩首了。

很快她就被剥夺了继承权,沦为“私生女”。这样的童年经历或许让她对爱情和婚姻产生了阴影。

伊丽莎白的姐姐,残暴的“血腥玛丽”,非常憎恨她,将她关进了伦敦塔,并判以死刑。玛丽病逝后,伊丽莎白才加冕为女王。

▲1559年,伊丽莎白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外的加冕游行

在伊丽莎白统治时期,英国步入了“黄金时代”。

她推动了宗教改革,壮大了海上军事力量,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,将英国的文艺复兴推向g.c,成了英国人心目中的“荣光女王”。

▲伊丽莎白一世, 1558年至1603年担任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

02

爱情与王权的抉择

但与她的政绩相比,她的私生活显得格外混乱。

这位“童贞女王”虽然终身未嫁,却一直绯闻不断。甚至有传言说,女王“允许别人追求她,甚至向她调情”。

伊丽莎白曾有过四位“意中人”,但其中只有一位罗伯特伯爵才是女王真正想嫁的人。

在伊丽莎白上台之初,罗伯特伯爵就频繁进出宫廷。伊丽莎白俨然已经坠入了爱河,甚至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。

西班牙大使曾写道:“罗伯特伯爵如此得宠,他可以为所欲为,甚至有传言说女王陛下白天晚上都去他的房间拜访他。”

但好景不长,女王和罗伯特伯爵的亲密关系,引起了桃色八卦——毕竟罗伯特伯爵是有妇之夫。 绯闻很快变成了丑闻。

1560年,罗伯特伯爵的妻子意外死亡。是他杀,还是自杀,并未得到证实。

但此时,流言四起,伊丽莎白犹豫了。如果与罗伯特结婚,很可能动摇女王的地位。

在爱情与王权之间,她选择了后者。

在与罗伯特短暂的风流韵事之后,伊丽莎白开始把个人情感与政治截然分开。

她的婚姻开始逐渐成为政治和外交的工具。

这段时期,面对众多追求者,女王似乎只对安茹公爵(1579年继承法国王位)特别感兴趣。

她曾盛情款待安茹公爵,将爱情信物送给他,跟他谈论爱情而不是外交或条约。

女王还把公爵的微型画像戴在自己的裙子上,或者夹在她的《祈祷书》中随身携带;公爵离开后,她还给他写了一首哀婉忧伤的诗。

但没有人知道,这是出于真实的爱情,还是逢场作戏。

有人猜测,女王接近安茹公爵,是为了与法国签订协约,以抵御来自西班牙的威胁。

事实上,对于许多追求者,女王的确只是逢场作戏,求爱不过是为了给政治谈判提供由头。

西班牙的腓力二世、瑞典国王埃里克十四世、荷斯坦公爵阿道弗斯、奥地利大公查尔斯、法国查理九世的弟弟亨利……

伊丽莎白热衷于与这些追求者谈判,她乐于见到候选人之间争风吃醋。

在这一时期,伊丽莎白曾寻求与法国王室缔结婚姻,仅仅是因为她认为: 在没有王室联姻的情况下,法国人永远不会同意签订对抗西班牙的协约。

▲伊丽莎白击败西班牙舰队后所画的肖像

1559年,伊丽莎白对议会说: “在我的大理石墓碑上,应该刻着这么一句墓志铭,那就是: 一位在位这么久的女王,至死还是处女 ——这对我来说足够了。 ”

在爱情与王权之间,我们看到了伊丽莎白的矛盾与决绝。

她曾渴望真挚的爱情,却拒绝走入婚姻,她厌恶自己成为政治联姻的工具,却又为了王权而逢场作戏。

最终,她选择放弃了爱情,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英格兰。

*以上内容选自 《牛津英国史》一书,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。

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:cp688cp688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