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图】我愿意做个好小孩 家长教孩子做一个好主人与好客人

2015/9/6 17:04:11 作者:W1-tangs… 来源:伊秀情感网
父母应该怎么教孩子,才能做个地道的好主人?要帮助孩子成为好客人,父母背后的期待都是希望孩子在与他人互动时,能够有得体、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表现。

二、给孩子多一点准备时间
父母有时会在聚会中,要求孩子表演某项才艺,或要求孩子与来访的小朋友分享玩具,却没有事先给孩子时间准备。当孩子扭捏、害怕、生气或拒绝分享玩具时,父母可能还会怪罪孩子,认为孩子表现得不够大方、得体,这样的做法其实对孩子的心理是多重伤害。
父母对孩子要有更多的尊重:如果有意邀请孩子表演才艺,应尽量事先征得孩子的同意,并给予孩子事前演练的时间,才能在聚会当中要求表演。如果预期当天会有其他小朋友,让孩子有机会事先把那些对他有特殊意义而无法分享的玩具收拾好(例如:有依附意义的布偶,或是孩子特别珍视的玩具),避免因为其他孩子取用这些玩具而发生冲突。
三、事后给予孩子回馈
礼貌是从尝试错误的经验中逐步养成的,所谓“有礼貌”泛指的是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设想,并做出合适的对应行为。但孩子认知能力有限,通常需要父母与其讨论并给予明确的回馈,才能将经验转化为学习。
因此,在聚会结束后,全家人适合一起坐下来,讨论今天聚会的经验,有哪些部分孩子表现得很得体?哪些部分可以更精进?父母要尽量清楚描述观察到的行为,精确提出可改善的建议,详述背后的理由与想法,并开放的聆听孩子的回馈。藉此历程就能一点一点的累积孩子对礼节的理解,并能内化到日常生活中。
做个“行为得体”的小客人
一、从明确清楚的基础行为开始
礼貌并不是客观存在的标准。行为得体与否,常随着情境的不同,而有很大的差异。父母期待孩子当小客人时,能够觉察情境中潜在的规则,并且让自己符合情境的需要,这对于多数的孩子是很困难的。

家长[微博]必须先设定几个基本的礼貌要求,例如:“看到人要问好!”、“若要取用东西必须先征得同意”等,以此做为对孩子行为要求的基本标准,待孩子熟练之后,再逐步提高要求标准。但光设定基本行为指标,无法让孩子面对社交场合多变情境的挑战,可以再搭配事后亲子间的回馈与讨论,逐步增加孩子社交上的应变能力。

上一页123下一页